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赵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边是以沃尔玛中国、家乐福中国等为代表的零售商超收入缩水、盈利减少;另一边是胖东来、联华华商等商超的逆势崛起。中国超市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市场和消费者正在发生哪些变化?相应地,本土连锁超市行业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在日前召开的2025中国超市大会上,业内人士展开了探讨。
一项针对连锁超市2024年整体业绩表现的调研显示,40多家企业的1万多家门店中,实现销售正增长的占比不到四成。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看来,传统商业模式需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变化,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渠道与消费者、商品的关系,并且具备新能力。
彭建真说:“我们很多企业都面临全新的模式塑造。过去我们是增量市场的能力,今天增量没那么多的时候,超市企业怎么尽快融入国家的内外贸一体化的战略,也变得非常重要。”
超市行业迅速分化,大卖场等业态面临冲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立平分析,未来超市行业将走向多品种少量的经营模式。“这两年,大家把中间流通环节看作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食品超市开始在中国迅速崛起,我觉得它是继大卖场之后中国下一代零售业的核心业态。未来多品种少量的模式,给供应和物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在零售行业,AI技术显现出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企业更加重视AI购物助手和企业内AI工具的应用,从而提升经营业绩。当然,企业的创新源泉远远不止于此。盒马(中国)有限公司CTO曹嘉银分析了盒马的创新路径。“在创新的因素上,如果让我排前三的话,我会觉得第一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的感知。比如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安全,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第二是技术的进步,盒马过去很多的创新其实是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我们过去一直以来在数字化建设上的投入。第三是竞争,竞争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其实就是离消费者最近的那一环,如果不持续创新,其实是没有办法满足各种多样性的需求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