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新闻网】
“五一”假期,不少人走出家门,寻觅“诗和远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271.4万人次,同比增长6.2%。人们走出家门,当然是要消费的。
5月3日,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观看表演。新华社
为了让人们出门顺心,花样百出拼服务。假日期间,各地铁路部门及时增加运力投放,强化路地联动,加大站车服务和安全保障力度,助力旅客平安便捷出行。各地主题旅游列车占尽风头,把旅客送往不同的“诗和远方”;站内引导标识,绿色爱心通道,老幼病残孕重点服务,一应俱全;各站点出站口的志愿服务点,为旅客提供去向指引、行李托管、免费充电、爱心雨伞等服务,让人倍感温馨。
除了多地机关食堂开门纳客,打出惠民价格、地道风味、安全品质牌,为游人提供物美价廉的特色美食,还有一些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缓解自驾游停车难。景区更是穷尽宠客花样,山东日照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竟想出了“龙王献宝”高招,每天现场撒3000斤左右蛤蜊,提升赶海体验,不让游客失望而归。
5月3日,游客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选购商品。新华社
为了让人们玩得开心,文旅“上新”赛魅力。新疆阿勒泰,牧民将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开发成研学项目;河北崇礼,火锅店把当地莜面与冬奥元素结合,推出特色面点;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上大小商铺,亚冬会文创产品销售火热……这些冬季特有元素的创造性转化,为文旅消费注入了新活力。始于冰雪的消费热潮,已成为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写照。
冰雪经济不断催生各类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美团旅行数据显示,黑龙江“五一假期旅游”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作为四季冰雪项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推出冰雪景观,并与VR体验、摩天轮组成优惠联票。园区内设置多处天幕、帐篷和烧烤区,供游客露营、野餐使用。冰雪经济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凭的是从供给侧入手提升产品和服务吸引力,以冰雪为媒,用冰雪品牌聚拢人气。
为了让人们玩出档次,文化供给多样化。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要求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据网络平台,截至5月3日8时58分,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档期内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亿元,影片《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等备受追捧。河南省新县举办“小小讲解员”“红色故事大家讲”等特色活动,让游客耳目一新。山东临沂天蒙景区大型行进式实景互动演艺《沂蒙山小调》,让红色文化从“展板陈列”变为“沉浸式体验”。
多个城市策划举办音乐节,更是引来“人从众”。重庆市各大景区景点结合“五一”主题推出文旅活动100余场,涵盖体育、音乐、国潮等多个方面。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突出“钱湖有戏”主题,南宋风华沉浸剧场、湖光音乐会等20余项创意活动轮番上演。据业内估算,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1元的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的综合消费。
5月5日,消费者在河北石家庄新乐市一家超市选购乳制品。新华社
为了让人们买得舒心,政策助力购好物。“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与“五一”假期相遇,“买买买”愈加火热。各地发放15 亿元消费券,撬动消费杠杆率达1:8.6,为消费市场增添新活力。从智能家电到新能源汽车,各地紧扣绿色化、智能化消费趋势,以真金白银补贴,拉高消费意愿。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延至“五一”假期,领券下单二次消费超过百万元。河南郑州,家电可享受最高20%的补贴,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购买燃油车补贴1.5万元。在政策加持下,有不少消费者出手换新。
文旅人流滚滚,消费热气腾腾。这场“五一”消费大潮,不仅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深度韧性,更成为透视社会活力与民生需求的窗口。(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张全林)
本文来自【宁夏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