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在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很好地工作。
残疾人正在制作走马灯。
春天如约而至,一场春风拂过,送来温暖与希望,而另一股“春风”,为银川市的残疾人吹开了通往自立自强的大门。2025年,春风行动残疾人专场招聘顺利举办,有65家爱心企业参与其中,为残疾人提供349个就业岗位,吸引400余名残疾人入场应聘求职,达成就业意向395人次,为有需求的23名残疾人进行了就业培训登记。
追着“春风”的足迹,近日,记者走近他们,聆听了他们的就业故事,也见证了社会对他们的多元关怀。
就业落实,从意向到实践的跨越
招聘会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残疾人融入职场的新起点,招聘会后,企业的入职流程与就业落实都在稳步进行,而这股“春风”也在等风来的人群中持续蔓延,他们互相介绍岗位,分享招聘信息,不断扩大春风行动的影响面,将暖流传递。
“2025年以来,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和春风行动期间,我们通过招聘会、推荐会、一对一的小型就业洽谈会,以多种形式实现就业200余人。”银川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道。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经过简历筛查、部门面试、入职体检等环节,安排两名残疾人入职。市妇幼保健院人事科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都属于轻度残疾,一名负责行政后勤,另一名则安排在门诊收费窗口。两人都非常努力,一名考了很多证,目前已经在相关科室正常开展工作了,另一名年纪很小,但电脑手机的操作样样都行,工作能力也很受认可。”
“我们这里的岗位比较多,有客服、财务、行政、生产操作岗,物流发货岗,直接从招聘会上入职的有3个人。但是通过他们的宣传以及转介绍,近期又有十名员工入职。”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经理韩海霞说,岗位分配都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个人意愿、身体情况、工作内容,大部分人做的是基础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比如像枸杞、枸杞原浆等产品的包装,以及将产品以快递物流的方式进行发货。“目前,在杞里香入职的残疾人适应情况都很好,我们公司的残疾人有九十余名,大家都很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新来的员工融合度很高。”韩海霞说。
企业助力,从帮扶到共赢的进阶
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中,目前有94名是残障人士。该公司执行董事欧阳国乾在一次扶贫过程中发现,残疾人就业尤为困难,他们往往因为身体原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生活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是一人残疾全家艰难。他说:“杞里香公司应该为残疾人做点事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该公司管理层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残疾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为此,该公司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对残疾人开放了100多个岗位,涵盖了客服、操作岗、数据统计、财务、行政等多个领域。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和程度,还会对岗位进行适应性改造,确保残疾人能够胜任工作。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为他们提供免费宿舍、福利就餐、康复训练等服务。
该公司员工王鹏说:“只要够努力,我们残疾人不仅可以和健全人一样同工同酬,还有晋升的机会,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应束手束脚,而是勇敢地大步向前,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残联推进,构建系统性保障
以政策为梭、以行动为线,以民生为图景;从顶层设计,到一场场活动,再到“一人一策”的精准滴灌,银川市细细编织着一张托举残疾人就业梦想的保障网。
“2025年的总目标是开发1000个就业岗位,新增就业650人,残疾人就业率达到62.6%。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共同开发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目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银川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进行残疾人就业岗位的开发渠道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企业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等多元形态,“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与就业需求,我们也会安排一些居家就业、辅助性就业的岗位。”该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公益性岗位目前还是存在“要求较高,覆盖较窄”的现象,各级残联也在积极联络与走访辖区的企业,发掘简单易学、好上手、适合更多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并向企业宣传目前的惠残政策与奖补细则,帮助企业与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实现互利共赢。
在银川市2025年残疾人就业蓝图中,高校毕业生是重点关注方向之一。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今年全市预计会有55名从高校毕业的残疾人,我们会按照1:3岗位配比储备就业机会,举办专场小型就业洽谈会、推荐会、双选会,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了‘一对一’式的个性化服务,将服务率做到100%。”
社会关注,共营良好助残氛围
在电影《小小的我》里,脑瘫患者刘春和在影片末尾的演讲中,将他们这样的特殊群体比喻为社会的短板,他说:“一个社会能发展到何种高度,其上限往往取决于整个社会对待这些短板的态度。”
残疾人就业与生活的故事,从来不是孤身一人的独奏,而是一曲社会文明的交响乐。
“自从我开始来到爱心公益基地工作,生活就很有盼头,每天早上坐公交,刷一次免费的爱心卡,来到这里工作就成为了生活的固定节奏,有时,有人听到刷卡机播报‘爱心卡’还会主动让座,现在,我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与温暖。”市民李原说。
王文龙是一名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他说,他曾参加过不少助残活动,但春风行动招聘会的见闻让他感触颇深。“在招聘会现场看到的一切,让我明白了就业、自立对他们来说那么重要,这也改变了我对于助残工作的理解。”
从各个角度来看,这场招聘会荡起的涟漪仍在传播,这股春风也将常拂不懈,从一个岗位到一个家庭,从一个企业到整个社会,引发一系列向好的蝶变。
春风行动的深意,恰在于——它不是瞬间绽放的烟火,而是永不停歇的季风,年复一年,将“不可能”吹散,让“我能行”生根。让每个曾被风雨打湿的羽翼都能在和风中找到舒展的天空。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星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