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兼具历史与文学意义的“文学芯片”——张新科《铁语》昨日首发

时间: 2025-07-04 09:33:00

7月3日,“重温跨越国界的抗战史诗——张新科《铁语》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举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铁语》以中韩携手对抗法西斯的独特视角与题材,拓展了抗战文学的叙事疆域,填补了这一表现领域的创作空白。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新科历时八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抗战历史小说《铁语》,讲述了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凡流亡中国,组建抵抗组织,在中国民众的支持下,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坚强意志,以及与韩国志士血火淬炼的真挚情缘,弘扬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活动现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孙敏表示,张新科常年致力于革命历史题材和谍战题材长篇小说的写作,是该创作领域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新作《铁语》在延续以往写作脉络的基础上创新突破。该书的推出是凤凰出版践行文化使命的重要实践,不仅丰富了当代抗战题材原创文学的视野,也为中韩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了解这段共同的历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读本。

中国前驻韩国大使邱国洪称,《铁语》是一部难得的反映近代中韩两国人民友好历史的佳作,该书在中韩关系发展的新时期正式出版发行,为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新科潜心创作《铁语》,用文学的方式再现中韩两国人民共同抗日的珍贵记忆,是一部兼具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的作品。”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谈到,从《远东来信》开始,张新科的作品总能令人眼前一亮。十年来,他的创作力爆棚,紧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东张西望,不心猿意马。写作时,他到多地拜访,在一线收集资料,提升了写作速度、作品力度、思想高度的边界。在庞杂的历史资料下,写作《铁语》非常考验作者的文学功底,张新科很好地将资料化简成文学作品,用文学特有的感染力打动读者。

“《铁语》既是一个巨型叙事,也是一个‘文学芯片’。”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认为,《铁语》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这本书有长尾效应,用长篇小说引头,书中散落的历史细节如同繁星,需要读者不断补足历史知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属于国家叙事、跨国叙事、人类叙事乃至人类文明叙事的范畴。汪政高度认可该书的出版价值,认为其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生动诠释。

活动中,张新科分享了自己创作《铁语》的历程,表示“希望通过文学打捞被遗忘的历史细节”。他回顾了与这一题材结缘的过程,并讲述了自2018年起,他先后四次赴韩,走访首尔、釜山、光州等地,拜谒义士纪念馆;在国内更是沿着小说主人公之一金凡的原型——金九当年的行走路线,实地考察了上海、嘉兴、南京、重庆、镇江等13座城市。张新科称,《铁语》严格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框架,同时塑造了以中国青年崔立骏为代表的普通人群像,正是这些普通百姓,让历史有了温度,丰富了作品的细节。

本次活动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主办,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等人出席活动,并共同为新书揭幕。作为第十五届江苏书展的“开展重头戏”,吸引了百余位读者与媒体代表参与。现场签售环节气氛热烈,不少读者表示,《铁语》启迪着他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相关推荐
 兼具历史与文学意义的“文学芯片”——...07-04
 一批抗战题材经典视听作品将展播...07-03
 高端访谈丨专访新加坡总理黄循财...06-22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 | 从历...06-19
 推动中亚中国合作迈上新台阶...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