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教育局关于2027-2029年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027-2029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结果反馈的公告。其中,不予采纳的意见有:英语分值适当降低;保留历史、道德与法治分值;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进行等。
结果显示,广州市教育局共收到意见186条,合并归类为9类29项,最终采纳8项,部分采纳11项,不采纳10项。不难看出,公众意见颇具价值,其中不少相当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这也在意料之中,一来中考牵涉甚广,向来备受关注,征求意见阶段外界自然会积极反馈;二来,由于很多家庭参与其中,关于中考改革的动向、如何取舍,其实家长们都做了不少功课,大家的看法和意见在很大程度上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比如,采纳的意见中,支持数学加分,一来强调理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二来符合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再如提高英语分值,众所周知,这样的改革有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亦与广州城市定位相匹配;还有就是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维持闭卷考试,同时强调通过命题改革减轻负担,如减少机械记忆题。这些意见有理有据,重视数学和英语,可以说是改革的加法,是对时代发展的一种呼应。至于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价值当然不容忽视,但应该注意定位,其更多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现有的教学安排过于强调知识量,其实早就备受诟病,不仅浪费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教育的价值,中考改革起码应当在这些科目的考试方式上予以考量。
外界提出这些宝贵的意见,看起来反映的是常识,并不是什么高见,但难得的是大家提出来继而形成社会共识,并产出相应的改革成果。这是改革的必要步骤,要知道,有些问题看起来不复杂,但未必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比如英语,在考试中应该占据怎样的地位,过去就存在不少争议。而从此次意见反馈看,对于英语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各方是认可的,这无疑是改革的一大助力。
此次征求意见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诸多未予采纳的意见,有关部门作出了明确的说明。“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进行”的意见未予采纳,给出的理由是:当前教学已适应全闭卷考试模式,更多教学时间用于核心素养培养,减轻学生因开卷备考整理大量参考答案的负担。而且,全闭卷考试的考场管理更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提高体育分值占比”的意见不予采纳,理由是: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要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成绩计入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按占录取计分科目总分的8%计算。按广州市中考总分810分计算,目前的体育70分已达到相关要求。
市民根据自身需求提意见很正常,但意见未必符合公共利益。而有关部门及时反馈,并作出相应的说明,一来可以释疑,二来也不至于打消市民提意见的积极性。毕竟,这种互动让大家相信,有关部门的确在听取意见,无论是提意见的人还是做决策的人,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征求意见”早就不是新鲜事,怎样操作,应该实现怎样的效果,此次广州中考改革的征求意见过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可以说这就是大家一直以来想象中“征求意见”的样子,期待今后可以看到更多类似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