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罗定阳
乙巳清明节前,乐清博物馆寄来了证书,通知我将永久收藏我岳父朱清坚的5件书法作品。看到岳父的书法作品能进入家乡的馆藏,心里一阵欣慰。
岳父离开我和我的家人整14年了。
2011年9月4日,乐清一场秋雨,淅淅沥沥,如诉如泣,空气中弥漫着的万缕悲痛,厚重不散。岳父朱清坚先生已嗫嚅难语,只是平静地最后再望一眼围着他的满堂儿孙,安详地与世长辞,驾鹤西去,享年84岁。
岳父1927年生于乐清市柳市镇黄七甲村,少年学医,后专攻中医皮肤科,从医40余载。他兢兢业业、严谨认真,医术远近闻名,每日慕名而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在柳市乃至乐清西乡片区都享有盛名;他胸怀宽广,德高望重,一生俭朴,不慕华贵,他言传身教,常常以《朱子家训》教导子孙后辈勤俭持家、守分安命,为人处世彰显大德大行;他与人为善,古道热肠,常常帮人解困、救人于急难,每每见不得他人受苦,有穷苦人家来看病,他尽心看完病后总是分文不收,常施以援手。
岳父更是一位书法家。他别名心儒,酷爱书法,著有《朱清坚书法集》,生前曾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江都书画院一级特聘书画师、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艺术委员会书画师等职务。
岳父早在少年时,便师从前清生员黄介眉先生钻习书法,他好学勤练,临池不辍。成年后,受生活境遇所累,勤于事务,忙于医馆,未能专心习作。但他笔耕不辍,利用给病人开药方时,坚持用毛笔书写小楷,字体圆润,简约大方。闲暇之余,翰墨伴灯,在黑白方寸里幻化出笔歌墨舞。
退休闲赋后,他重整笔砚,几十年寒冬酷暑潜心翰墨,博览古今书法名家,游艺于吴昌硕、齐白石、八大山人等诸家之间,探妙求源,领略大家之神韵,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他以碑隶笔法入手,融入个性特点和对人生的感悟,沉稳大气,刚柔并济,无论用笔、点墨、结字、结构都耐人寻味,恰到好处,当得起塞而不滞,通而不泻。纵观其书法作品,字字珠玑,清雅飘逸,从容平和,韵味深长。
每次展读岳父精心之作时,在笔笔遒劲、字字圆润中,都能窥见其深厚精粹之学养,悟其博大充盈之胸襟,感受为医、为人、为学之至诚。在《世纪世界书法作品鉴赏》一书中,马承祥赞其书法:“不拘传统,书法多变,有创意,令观者耳目一新。”
常与亲人忆起岳父,与友人谈起岳父,感慨于他的为人,钦佩于他的处事,更惊叹于他书法中“修远人生、淡泊明志”的风范。他字品如人品,清瘦刚正,通达豁然,温文尔雅,犹如一盏屹立的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方向!他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艺术实践和道德修养上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束黄菊一缕思,满城萧瑟满悲池。杏林墨香秋雨祭,书心笔韵永相依。
(图片由罗定阳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