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19日,由广东省民族宗教学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央统战部宗教工作特色智库(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共同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承办的“广东省民族宗教学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年会以“构建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为主题,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约19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兵教授表示,大湾区是中国与全球化交流对话的前沿,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学界以本次年会为交流平台,围绕“构建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自主知识体系”这一主题,积极贡献在民族学、宗教学方面的高水平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携手奋进的中国民族学学术共同体,必将为繁荣学科建设、奋力凝聚湾区共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民族宗教学会会长罗龙表示,广东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民族宗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和课题,在全国民族宗教研究工作格局中具有示范引领效应。他认为,民族宗教研究一是要聚焦理论建设,积极构建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工作,回答好“时代之问”。
国家民委理论司二级巡视员孙国明指出,近年来,广东民族工作、民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为进一步总结提炼广东民族工作特别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系统化、学理化开展新时代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讲好广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新时代广东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延中教授,云南大学何明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杨文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研究员,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分别就民族理论创新、民族学学科建设、中华民族学知识体系构建、宗教事务治理、宗教管理制度中国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宗教中国化演进等主题发表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共分14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广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经验、城市民族互嵌的实践路径与文化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宗教中国化与跨文明互动、民间信仰与社会生活、地方社会与族群关系等主题展开研讨。
据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拥有广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民族学硕士点,设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民族学、人类学与世界民族三个二级学科方向,形成了以历史学本科为基础的、立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特色学科。
文 | 记者 孙唯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