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潞安化工集团构建多维立体安全培训教育体系

时间: 2025-05-20 10:45:00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始终将“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理念贯穿发展全局,全面开展“起底式”全员安全培训,构建多维立体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使“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转化为“我能安全”的实战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案例入心:从“纸上谈兵”到“真操实练”

打开《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煤矿典型事故案例目录,136起案例,按15类精准分类。在余吾煤业公司运输科的培训现场,科长杜建伟暂停“山西吕梁沙曲一号煤矿‘12·13’煤仓坠落事故”视频,带领学员对照分析本矿设备台账:“事故中给煤机密封失效导致溃仓,我们的检修记录是否完整?应急预案是否经过演练?”

这种培训模式已渗透至基层单位每个环节。其中,古城煤矿构建了贯穿基层的问题导向型安全培训体系。“我们推行‘警示案例全员学,人人讲’,运用‘六查’工作法深挖事故根源,倒查队组责任,并开展‘我要安全、我能安全’岗位大讨论。”该矿运输调度主任鲍跃华表示,要通过事故责任清单化、培训精准化,推动安全管理从制度约束向主动预防转型,有效提升安全管控效能。

科技赋能:从“课堂培训”到“身临其境”

走进漳村煤矿职工安全心智体验站,综采队员工李元芳正戴着VR眼镜体验瞬间“穿越”到“黑色三分钟”事故案例现场的感觉。针对“三违”人员,该工作室运用VR眼镜,让员工身临其境感受事故现场,领悟安全的重要性。这种视觉效果与神经感知相融合的体验方法,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

在古城煤矿,数字VR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员工素质提升的考核方式。运输队司机郭凯在体验后坦言:“模拟作业时系统提示大巷内超速行驶、回车未鸣笛,这套系统让我发现很多作业中的盲区。”

沉浸式培训通过还原真实作业场景,使员工在虚拟实操中及时识别并纠正违规行为,传统培训已升级为“场景化教学+实操考核”新模式。

人文浸润: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高河能源公司的亲情墙上,贴满了员工家属的安全家书;在王庄煤矿的井口亲情驿站,新员工王磊看着妻子怀抱女儿录制的安全寄语视频,悄悄把手机屏保换成全家福……这种“情感浸润法”已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标配。

集团设立“安心奖”和集团工会开展的“安全家书”等活动,通过家企联动,把亲情、温情和关爱融入安全管理过程中,让每个家庭成为安全教育的“第二课堂”,实现了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安全之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培训带来的深层改变更体现在作业细节的重构中。高河能源公司掘进准备队研发的“一种打锚杆标正装置”,其设计灵感正源于事故案例研讨会上关于锚杆打设间排距质量标准化不高的三次技术复盘。这项发明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并且使锚杆支护合格率从96.5%提升至99%,每年可节省3万元。

余吾煤业公司机运一队研发的“一种更换输送机滚轮的涨紧工具”,将安装一块链板的用时从原来的5-10分钟缩短到3分钟,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集团安全管理部副部长马际鹏表示,已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在所有生产单位开展“起底式”全员安全培训。他指出,此次全覆盖、系统化培训旨在实现三方面效果:一是推动“安全第一”理念深植人心,促使员工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守护安全;二是提升全员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使每道工序成为安全防线;三是打通安全责任“最后一公里”,让制度规程切实转化为员工的行动自觉,而非停留在墙面标语上。他说:“要通过培训让隐患无所遁形,让规范操作成为‘肌肉记忆’,真正筑牢企业安全根基。”(高勇、牛书红)

编辑:邢璐霞

相关推荐
 潞安化工集团构建多维立体安全培训教育...05-20
 “龙江大豆美食品鉴会”启幕百年街区...05-18
 壹快评|雷总还记得亲自制定的小米价值...05-17
 广州3宗知识产权案例入选省级名单...05-15
 农发行安徽蚌埠市分行举办“奋进新时代...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