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莉,女,1971年生,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三级专家,设备技术检测中心主任。
她是全国城轨票务系统领军人物,长期致力于自动售检票(AFC)专业技术工作,保障了日均千万人次乘客便捷化、多样化出行,为行业数智化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主持编制各类标准19项,研发国内首套AFC统一软件、建成首个AFC检测中心和超大规模票务管理中心;在国内率先实现空轨联运票、铁路12306地铁过闸、全国一卡通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和境外银行卡刷卡过闸等成果,形成近20种票务产品。
张莉正在介绍自助售票机。受访者供图
张莉和她的团队从事的是轨道交通自动检票售票系统(简称AFC系统)的专业技术工作,每天千万人次以上的乘客在地铁站内刷卡秒过闸机的便捷体验,就是由他们保障。
在进入票务专业领域之初,张莉还只是一名数据库的程序员,但她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追求的就是最终这套系统要能实现乘客秒过闸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北京这个超大客流城市的需求。”
推出国内首套适用于不同厂家定制设备的自动售检票业务软件
过去,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相关技术长期依赖设备集成商,只能使用他人提供的整体方案,在运营升级中往往受到厂商在费用和工作配合度等方面的多重制约,也面临着设备兼容性差、需要重复开发采购的问题。
“这种技术上的受制于人,让我们心中憋着一股劲。”张莉说。为了破解“卡脖子”难题,张莉敢为人先,提出了北京地铁AFC系统一套技术标准、一个检测平台、统一应用软件的战略升级构想。
为此,她主动对接国内相关产业集群,包括主持编制AFC系统全系列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在内的多项标准,多为国内外首创。她主持建设全球第一个AFC系统检测中心,研发大量新式检测装备,获得18项专利和23项软件著作权。经检测过的北京地铁AFC设备和系统,业务处理正确率达到99.999%,将技术精细打磨到千足金级别。国内首套适用于不同厂家定制设备的自动售检票业务软件由此推出,厂商的技术垄断就此被打破。
在新一代票务系统(AFC2.0)研发建设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架构设计,全团队需要再学习,转换视角,掌握新开发技术,任务风险高、工作挑战大,张莉带领团队历经三年的技术筹划验证以及八个月的集中研发攻关,在保障既有系统安全运营的同时,顺利实现了AFC2.0全路网接入和应用的目标。
这背后,是现在回想起来也会令她心酸的,日以继夜的辛苦。地铁站点更新软件的时间窗口是3个小时,凌晨1时,地铁收车结账后她开始更新标准软件,凌晨4时,地铁发车,就需要结束更新工作。这三个小时内,如果更新出现问题,必须当场分析解决,否则就要回退设置,而这次的更新就以失败告终。“压力非常大。”她每次都要求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有时也不得不回退,沮丧和懊恼就会纠缠她,让她难以入眠,白天又要直面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寻找解决方式,到了半夜,又去站点现场重新尝试。
张莉正在调试AFC设备。受访者供图
“乘客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张莉说。自2018年以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了乘客刷二维码、刷国内外金融卡、刷数字人民币NFC产品乘车,实现了电子定期票、跨城市地铁互通、空轨联运、铁路12306App乘车、市郊铁路互联互通,面向通勤、旅游等不同乘客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票务服务体系,实体与电子的共四大类、40余种票务服务,让国内外乘客顺心出行。
其中,铁路12306App直接扫码过闸这一便利来京乘客、消除人流聚集安全隐患的新方案,也是张莉主动对接铁路部门实现的票务融合。
创造奇迹,一次将地铁从单一票制切换到计程限时票制
2014年初,北京市启动票制票价调整,由单一票制调整为计程票制票价,需要在不间断运营的条件下,限期八个月对全路网1.4万余套设备进行改造,修改6家集成商的56个软件,更换2000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
一次将地铁从单一票制切换到计程限时票制,协调这么多厂商将全网万余套设备一次导切,“风险极大,甚至有人认为只存在理论上成功的可能性。”张莉表示,他们攻坚克难,十几个人完成近6万人时的工作量,最终完成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技术标准编制和设备系统检测,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自动售检票检测中心。
张莉始终记得那天,经过多轮次的技术检测,2014年12月28日,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一次全网导切成功,正式告别“2元票价时代”,行业AFC系统史上的奇迹诞生。
随着国际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乘客日益增多,国内很多城市都在酝酿刷国外银行卡乘坐地铁服务,但由于涉及读写器需符合金融标准、超长信息链高效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短期内难以实现。
她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开展需求调研,重点解决了地铁专用读卡器与国际金融标准的无缝对接、超长数据链高效处理等世界级难题;经过三个月的加班加点,完成了全路网AFC系统生产部署升级。2024年9月,北京轨道交通维萨、万事达外卡过闸和购补票服务在国内率先推出,迄今已便捷服务外籍乘客近45万人次。
“一次次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也让我和团队真正成长起来,陆续打造了诸如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营监管中心等多个行业首创。”她说。回想这一路,为了抢时间没日没夜地工作是家常便饭,整个团队受她的感召,凝心聚力拼搏,干成了“别人不敢干甚至不敢想的事”,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金名片。
面向未来,张莉表示,她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带领团队打造新一代智慧化自动售检票系统,为乘客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也为城轨票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北京方案。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