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中国制造”何以跨越山海,“荒地”如何成为国际开放平台 ?重庆来回答……

时间: 2025-05-08 13:40:00


“内陆腹地”能否变身为“开放前沿”?
站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以下简称“物流园”)观景台俯瞰,目光所及之处,满载货物的列车在群山之间穿梭。
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首先来到了物流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的一年里,以物流园为平台,通道接驳、区域联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契合。
当国产汽车整车快捷出口中东以及东南亚地区,老挝的香蕉以4天的时间“火速”从原产地运往重庆,一条极具活力的国际经济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愈发可以领略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的真意。
重庆,这座被重峦叠嶂环抱的山城,是如何编织成全球贸易的新脉络?金融与物流体系又迎来了一场怎样的“双向奔赴”?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景象展示。本报见习记者 史佳桐 摄

从荒地到“百达通”:
物流园成西部对外开放大枢纽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际物流枢纽公司”)人事部部长景小龙是2017年6月来物流园区工作的,办公地点在无水港附近。不同于现在无水港的车水马龙,当时那里还是一片荒地。
“刚来园区时,道路狭小,现在的物流园楼房拔地而起,道路蔓延交错。”在明亮的办公室内,景小龙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10年前,物流园所在的区域大部分都是荒地,如今这里已从两山之间的远郊乡镇变成了国际知名的开放平台。
从中欧班列始发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到重庆铁路口岸、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再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物流园发挥着西部对外开放大枢纽的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作为全市“四向通道”中心,物流园陆上通过中欧班列联结亚欧40个国家100余个城市,海上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逾500个港口。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年来,从基础设施到运营模式,物流园的“进化升级”从未停止。
美宜佳(重庆)产业园投运、中交冷链(重庆)智慧产业园启用、兴隆场编组站完成新一轮扩能改造,是园区物流扩容的生动体现。
“东盟快班”成功中转、第10万列中欧班列发车、重庆直达阿富汗中亚班列首发,是通道的进一步拓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落地、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公司升级,是通道运营平台能力的提升。
从最开始的“一条线”起始,到现在的“一张网”展开,以物流园为中枢,内畅外联的物流大通道网络持续拓展延伸,推动一批又一批“中国制造”产品跨越山海、远销全球。
“未来,我们将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自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向三个方向进军:在园区层面,全面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进军;在公司层面,全面向超大型贸易集团进军;在城市层面,全面向目的地消费样板进军,全力打造国家级内陆开放枢纽。”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董事长黄浦表示,“同时,园区还将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利用自有担保、保理等金融牌照,整合园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向企业提供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黄浦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俄罗斯(Russia)国家馆。本报见习记者 史佳桐 摄

陆海新通道生动诠释: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
“自1993年毕业以来,我一直在做铬矿生意,如今已有32个年头了。”南非粉矿、南非原矿、津巴布韦粉矿……重庆锴明泰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锴明泰”)的会客厅桌面上陈列着各色铬矿产品,该公司总裁刘向金向《金融时报》记者娓娓道来他与铬矿的故事。长年从事铬矿生意,刘向金对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感受也最为直接。
“从不锈钢器具到汽车零件,再到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铬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刘向金说,“铬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非、津巴布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 铬矿作为锴明泰的主营产品之一,每年进口量在10万吨左右,进口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让锴明泰多了一条进出口的物流通道选择。2023年,该公司率先开展陆海新通道进口铬矿试点。“运输时间缩短、成本降低、减少客户资金占用”是刘向金最直接的感受。
走进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智慧物流大屏幕上显示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调度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到,通过陆海新通道享受到物流的便捷,锴明泰并非个例。
当新能源汽车专列驮着“中国智造”驶向蔚蓝深海,冷链班列载着东南亚的热带果香呼啸过境,西部陆海新通道也正以“黄金走廊”之姿,将蜀道天堑编织成全球贸易的新脉络。
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网络不断拓展离不开重庆铁路口岸的支持,它是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等运输方式的重要起始点和交汇点。
站在铁路口岸监管查验区门前,记者进一步了解了这个拥有“整车、医药、冷链、跨境电商”四大产业发展格局的,西部内陆首个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以整车为例,重庆铁路口岸为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市场主流的17个品牌提供进口服务,并助力长安、长城、赛力斯等品牌‘出海’。”重庆泛欧铁路口岸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宋开成介绍说,目前铁路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同期分别压缩90%和95%,此外,通过创新集装箱车架装载技术,运输成本降低30%到46%。
“通道+口岸+保税区”的联动发展,使物流园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既可以接入资源,又可以承接产业,服务重庆乃至内陆地区开放全局。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企业近5800家,年总产值1360亿元,通道功能得到极大提升。
随着宋开成的介绍,记者看到,一辆辆货车运载着整车在园区中往来穿梭,每一道车辙,都是重庆通过陆海新通道对外开放的足迹。
21项重点金融政策:
助“蜀道天堑”化身“四方通途”
就在不久前,物流园内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举办了竣工仪式,这是2024年4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重庆第七个综合保税区。
“一茬人有一茬人的努力,一茬人有一茬人的使命。物流园有现在的发展,其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财务主管张平说。
作为物流园内唯一开发建设运营商和投融资主体,征地拆迁与出让、基础设施建设无一不是国际物流枢纽公司需要操心的事情。
“在建设初期阶段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中国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行为国际物流枢纽公司2019年发行的5亿美元海外债的联席承销商,认购金额为0.5亿美元。支持了企业债券发行,保障了园区顺利建设。”
物流园完成建设筑基后,金融服务也需乘势而上,助力园区运营迈向新程。
“为支持物流园区高效运营及建设资金周转,积极响应国家开放发展战略,2023年及2024年期间,中国银行作为主要金融机构牵头协调,联合为园区提供总额8.75亿元的专项贷款支持,重点用于完善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建设,提升跨境贸易综合服务能力。”张平介绍说。
“2025年,作为陆海新通道物流运营主体,我们需开具大额付款保函以保障铁路货运合同履约,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为我们核定了1亿元信用总量。”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谭云丹向记者谈起了与银行合作的渊源,并表示保函开具有效提升对公司履约能力的信任,保障铁路班列发运高效运营。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以下简称为“重庆市分行”)会同9家市级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围绕加大通道重点领域融资、提升通道数字金融服务等5个方面推出21项重点金融政策,全力提升通道金融服务的能级和质效。
“以融资聚力、以便利增效、以数智赋能”是重庆市分行支持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主要金融举措。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支持下,重庆市分行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全国唯一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专项应用场景,整合通道上下游物流企业的贸易和运输信息,为物流企业运费融资和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融资增信,累计便利800家企业融资结算56亿美元;引导银行推出“陆海新通道贷”等20多项专属金融产品,并通过“长江渝融通”平台向银行推送2200多个通道基建项目、物流和经贸企业清单,助力金融精准定位服务对象,撬动全市通道领域融资余额突破6400亿元。
《方案》落地以来,聚焦通道公司,直面企业痛点,多家金融机构在行动。
“当前,铁路运输单据不具有货权属性,企业无法仅凭铁路运输单据向银行申请融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情况下,该行借鉴海运提单模式,为重庆某进出口企业提供了“铁路提单质押”融资业务,率先突破中信银行系统内对铁路提单货权属性的认可。”
为了解决企业进口贸易融资缺口,记者了解到,重庆银行通过搭建“一单制数字提单权利质押+全程物流监控”的三方协议架构,支持企业通过提单进行融资,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聚焦‘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主线,重庆银行实现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400亿元。”重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未来将在业务网络、同业授信、跨境融资等方面持续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不仅是银行,包括金融租赁公司在内的非银机构也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中银金租为重庆一家重点民营汽车制造企业提供4.6亿元融资,助力渝车“出海”。
“由于金融机构的支持,锴明泰可以直接同外商签订铬矿进口合同,让我们有自己的进口业绩的同时,也为重庆市进口业绩的增长做点小贡献。”刘向金说,“接下来将进一步拓展亚洲、非洲、中东等地进口矿产品业务,希望能够得到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
其实,正如刘向金所愿。物流园的建设仍在继续,金融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之间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见习记者:史佳桐
编辑:杨致远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推荐
 “中国制造”何以跨越山海,“荒地”如...05-08
 中邮保险斥资8.69亿元举牌东航物流...05-07
 金融支持地产“一揽子”政策发布,如何...05-07
 五四青年节|青春“镇”燃...05-03
 中国电信发力“AI+” 为企业应用赋...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