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上海车展官微
4月23日,今年首个A级车展——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正式启幕。
据悉,本届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本届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科技和创新成为重要的展示方向。
相较往届车展,本届车展首次举办了“2025 全球汽车领袖圆桌会议”;此外,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规模和数量较上届呈显著增长。
距离上一届上海车展已经过去两年,两年间,汽车行业格局发生巨变。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催生了更为残酷的淘汰赛,极越、高合汽车、哪吒汽车等一批车企在上海车展已不见身影。此外,韩系品牌现代和起亚,法系品牌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一汽-大众捷达、东风日产启辰、上汽通用雪佛兰、捷豹路虎等品牌也缺席本届车展。
而在参展企业中,毫无疑问,席卷全行业的智能化技术与创新是本届车展的重头戏。在车展开幕之前,已有超过20家车企推出智能化相关技术,新上市的智能化车型则多达30余款。
技术跃进的同时,构建良性行业发展生态也极为重要。上海车展前夕,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再次明确智能驾驶的宣传边界。
官方下场,为智能化宣传划下边界,体现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则是车企在强调技术突破的同时,回归理性及安全本源。
在智能化竞争正酣的下半场,本届上海车展无疑为行业的智能水平、软件定义等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观察窗口。当技术突破与行业监管齐头并进,智能驾驶才能真正驶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为今年的第一场A级车展,上海车展不仅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观察样本,也是汽车消费的重要风向标。本届上海车展首次将展期延伸至五一假期,观展总人次有望超过上届的90.6万人次。
当前,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需求愈发多元化。
“(车企们)一方面‘卷’参数,一方面‘卷’价格。”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在4月21日的别克品牌日表示。
销量榜上也没有常胜将军,今年一季度,新势力销量排名再洗牌,小鹏汽车超越理想汽车占据销量榜首,二者交付量分别为94008台、92864台,不过,二者交付量相差仅约1100辆。
自主品牌的出击和合资品牌反攻也依旧激烈。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自主品牌零售122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3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2.7%。1-3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3%,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足四成。
具体来看,今年1-3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前五中,仅有一汽大众一家合资品牌跻身其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比亚迪、吉利汽车第一季度销量也咬得很紧,销量分别为69.6万辆、61.5万辆,二者合计占超25%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乘联会
在激烈的竞争中,加速产品迭代已经成为大多数车企争夺市场份额的共识。
在上海车展开幕之前的两周,车企已经开启了紧锣密鼓的产品上新。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4月9日到4月22日,大约有20场汽车发布会,其中上市或预售的新车包括:比亚迪汉L/唐L、方程豹钛3、享界S9增程版、零跑B10、昊铂HL、极氪007GT、2025款小鹏X9、广汽Honda P7、沃尔沃全新XC90、问界M8、智界R7增程版……
本届上海车展则有超百款首发新车亮相。此外,小米汽车、鸿蒙智行、方程豹、蔚来子品牌乐道、萤火虫等品牌也首次亮相。
作为东道主的上汽集团包下了3号馆,旗下上汽荣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MG、智己、上汽奥迪、凯迪拉克等均参展,其中上汽荣威占据该馆最大的面积。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概念车ID.ERA将亮相,这款概念车也是大众品牌在中国的首款增程车型。
比亚迪的展位位于8.1H馆,旗下腾势、方程豹、仰望悉数到场。6.1H馆同样热闹非凡,汇聚了小米汽车、宁德时代、乐道汽车、零跑汽车等。
豪华品牌方面,梅赛德斯-奔驰的Vision V概念车及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迎来全球首秀,后者是MMA平台打造的首款国产车型。宝马集团将亮相30余款车型,此外,BMW新世代智舱迎来中国首秀。
本届车展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大比拼。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L2级)的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已达57.3%。2025年底,这一数据有望达到65%。
智能化成为当下车圈最火热的话题。相比往年,今年汽车市场的智能化竞争更为激烈,节奏更快。比亚迪率先推出“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随后,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纷纷公布了最新的智能化技术。
中泰证券表示,进入第三消费时代后,目前车企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排序为:智能化能力=市场需求把控能力>电动化节奏。长期来看智能化建设能力会成为差异性的核心影响因素。
本届上海车展印证了这一点,多家车企带来了最新的智能化技术。
车展开幕前夕,在2025别克品牌日上,上汽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品牌携手Momenta,2025年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据悉,别克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4月22日下午,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举行,正式发布了华为乾崑 ADS 4的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 靳玉志表示:“目前华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进行了6亿公里的高速L3仿真与验证,已为高速L3量产商用做好准备。”
别克品牌全球新能源概念车亮相。时代财经摄
此外,自主品牌带来一系列组合辅助驾驶新品登陆上海车展,包括昊铂HL、传祺向往S7、传祺向往M8、深蓝S09等,进一步向市场份额发起冲击。
合资品牌方面,宝马在上海车展进行了新世代智能座舱的中国首秀。一汽大众发布了首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概念产品,其将成为承接大众在华智能化战略的关键车型。此外,一汽大众还推出了全自研智慧座舱。本田方面告诉时代财经,继去年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纯电品牌“烨”之后,Honda中国在此次上海车展发布了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最新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化技术革新背后,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宣传边界的划定正在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车展前夕,相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纷纷出手,引导技术稳步有序发展。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紧随其后,中汽协21日发布了《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其倡议的内容包括企业应明确系统功能边界与安全响应机制;合理设计人机交互方式,确保信息提示及时并易于理解。企业应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企业应建立面向用户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告知机制,确保用户清晰认知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等。
在此背景下,时代财经注意到,在上海车展这一车企集中宣传和营销的窗口期,车企的风向已经开始出现变化。
从上海车展前密集的发布会来看,更多车企把“安全性”提上了新的高度,车企在展示最新技术的同时,也反思智驾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智能辅助驾驶落地的过程中,存在混淆用户视听的传播,导致用户对L2、L3的认知不足,带来驾驶安全风险,会对行业带来较大风险。”在4月16日的岚图L3级智能架构技术发布会后,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表示。其认为,对于乘用车企业来说,L3的到来,不仅是责任主体的变化,主机厂应该把技术冗余做到极致。
“离开安全谈智驾,就是本末倒置。”4月12日的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表示,消费者对智能出行有着更高的期待。体验可以由用户定义,但安全必须由车企定义。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则公开表示,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责任归属的模糊可能让用户陷入“信任陷阱”。若车企以营销话术过度美化辅助驾驶功能,可能导致消费者误判系统能力,进而引发安全隐患。
2025年的上海车展,新技术与新产品频出,对智驾宣传边界的审视与反思并存,透过上海车展,未来技术迭代的趋势可期,智能驾驶行业趋于理性可期,无疑将进一步促进汽车生产消费的活力,车展叠加五一假期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将成为进一步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催化剂和触发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上海车展40周年。从1985年首届展会由传统燃油车打天下,到新能源车登台唱主角,再到智能化角逐摆上牌桌,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记录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变迁,也将续写更多中国汽车的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贺晴,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