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广州市9个村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是其中之一。这一国家级荣誉标志着该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花都赤坭竹洞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据了解,竹洞村位于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辖内面积约4.8平方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和10个经济社,户籍人口约2000人,建村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已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防灾减灾示范村”2个国家级荣誉,“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等7个省级荣誉,“广州市最美村庄”等3个市级荣誉,入选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
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直以来,赤坭镇深化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理论宣讲、会议传达、书籍阅读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推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老实人”。
赤坭镇竹洞村俯瞰景象
竹洞村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洪熙官纪念馆等阵地为依托,常态化开展民俗展演、文艺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电影放映、节日庆典等多元形式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出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竹洞村注重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300亩废弃矿坑改造为碧波荡漾的竹洞湖,建成2.2公里环湖绿道,种植数万株黄花风铃木打造生态景观带。通过黑臭水体整治、土壤修复等工程,昔日的采矿伤痕蜕变为集健身、露营、旅游于一体的原生态核心区,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
洪熙官纪念馆
竹洞村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尚。立足洪拳非遗资源,该村建成洪熙官纪念馆、村史馆,壮大醒狮队与洪拳培训基地,连续举办武术文化节、舞狮培训等活动,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同时,通过对百年宗祠的保护利用,弘扬祠堂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形成“山水人文共融”的独特乡村名片。
如今,花都赤坭竹洞村正以“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持续探索生态、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文、图|记者 冷霜 通讯员 赤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