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畲族的风俗习惯(畲家户有火炉塘,畲民的“灼火”习惯)

时间: 2024-10-01 08:24:24

畲家爱蹲火炉塘,这是相沿已久的生活习俗,蹲火炉塘,畲族人称为“灼火”。畲家厨房中的灶大多是泥石砌成有两口大镬的大灶,是灶口大、烧柴多、无烟囟的“老虎灶”。畲家砌灶时,就要对火炉塘作好安排,力求宽敞,能容纳较多人“灼火”。

火炉塘的一般款式是:在灶口用长条石板或块石砌成与灶等长、一尺半至两尺宽的“沟”,供扒积灶灰和灼火时烧柴木用。灶后用木板隔一个搁放柴木的柴仓,柴仓前则用杉木或松木做一长条凳式的仓沿,既隔柴木,又可供人坐着烧灶和多人坐着灼火。有些灶后无柴仓,柴木就堆放在灶口,灶口亦较宽敞,可放多条矮凳,供多人围坐灼火,

除了夏秋天气闷热外,稍有寒意,畲族人就会聚在灶边灼火。灼火一般用细枝杂柴,大家聚在火炉塘边。一边把大茶壶,旺火使壶水沸腾后。主家用蓝边大碗冲泡野蒸,沸水冲山茶,香味尤浓;旺火映畲家,红光满面。

灼火是畲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早起或夜晚,都爱聚家灼火,谈农事,说家事,拉古老,唱山歌,都在火炉塘边。若三九大寒天,则连三餐吃饭都和火相伴。要是村邻来串门或来了客人,也都邀请在火炉塘灼火。

大年三十夜,畲族人合家团聚“食隔岁”(吃分岁),灼火时要把早已备好的一大段大树根放上去烧,待烧旺,又埋入火炉塘的灶灰中,亦称“隔年火种”。这既为原先缺少起燃物的畲家存了火种(正月过年不得借火),也有“焐”能驱秽降吉,来年养出大肥猪的祈祷。

畲族世居山区,气温较低,昔日又普遍贫困,衣衫单薄,过着“辣椒当盐炒,火笼当棉袄,蓑衣当被盖,篾黄当灯照”的艰难生活,于是灼火御寒,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如今虽然生活已大为改善,畲族山乡仍有灼火之习。

拳节期间,若家中来了客人,这客人如果是歌手,村中的歌人要找她(他)唠歌,唠歌就在火炉塘边灼火时对唱,一夜“唠”到天明。那闪闪的火光,那灼热的火气,那的山茶,那沸开的茶水,使唠歌人个个脸透红亮,歌多美,此起彼落,欢唱着新时代畲家人的新生活。

相关推荐
 方太热水器24小时全国售后热线实时反...04-20
 佟年保险柜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04-20
 贵度集成灶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04-20
 乐曼燃气灶售后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04-20
 欧莱克热水器售后服务维修号码实时反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