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姓氏。毕竟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大名人,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姓氏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强悍的。硬抗织田信长大军,以10倍差兵力坚挺了6年,这个姓氏就是波多野氏。据记载,波多野氏是平安时代中期贵族、豪族、武将藤原秀乡的后裔,而藤原氏乃是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贵族姓氏,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贵族。
据悉,藤原氏的始祖是藤原镰足,因参与大化改革之功,被天智天皇赐姓藤原朝臣,是本姓之始。而藤原镰足有个儿子叫藤原不比等,这藤原不比等又生了四个儿子,其中藤原北家最为昌盛,巅峰时期以外戚身份干政,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后来在平安时代末期分为近卫、松殿、九条三家。
其实说这么多,只是想证明波多野氏的来历很不简单。但由于分裂得多了,又不是嫡系本家,波多野氏也难免没落,但不管多没落,终究是贵族后裔;到了战国时期,波多野氏已经辗转迁居到了丹波国,并经过数百年发展,成为了丹波国的豪族。
当时,波多野氏的掌权人是波多野秀长。他在“应仁之乱”中率众加入细川胜元的东军,在京都、近江等地屡立战功,深得细川胜元的喜爱。后来“应仁之乱”平息,波多野秀长被细川胜元之子细川政元任命为了丹波守护,而波多野家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虽然丹波国不大,也不算很富饶,其领土大概在26万石左右,远比不上那些富饶的大国;但是丹波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挨着京畿五国中的山城国、河内国、摄津国,可以说是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国”;而且丹波国民风彪悍,男人们个个威猛无比,所以战斗力也是不弱的。
但可惜的是,波多野氏一直在丹波国兜兜转转,始终没有发展壮大。这也给了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当时,有着“日本曹操”之称的织田信长,就盯上了这块肥美的蛋糕,他不断派出大将攻打丹波国,最高时兵力差甚至是对方的10倍以上。最终波多野秀治也只好被迫向织田家屈服;但是在将军足利义昭发动“信长包围网”时,波多野秀治又背叛织田信长,结果惨死。面对波多野秀治组织的“包围网”,织田信长可谓吃尽了苦头,他经过长达六年的苦战,才打破了这层“包围网”,这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首先,丹波国国力虽然弱小,看似也毫无退路。但织田信长想彻底灭掉丹波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织田信长先是派大将明智光秀全权负责攻略丹波国,没想到波多野秀治利用丹波国多山的地形与织田军进行笼城战和游击战,使得明智光秀的进攻毫无进展。
接下来,织田信长又抽调近畿的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两部配合明智光秀,继续攻打波多野秀治,但仍是没有什么成效。这惹得织田信长大怒,对明智光秀下了限期一年的“最后通牒”;而明智光秀则十分恐慌,除了加强攻势之外,又向播磨国的丰臣秀吉进行求援。
于是,这四位大将以超过波多野秀治十余倍的兵力开始联合强攻丹波国,但无奈波多野氏先辈之前修建的八上城实在是太坚固了,织田军强攻无数次后仍是固若金汤,无奈之下,织田军只得采取丰臣秀吉的“断粮战法”——围而不攻,让里面的人活活饿死!就这样足足围了一年半,波多野秀治仍是不降。
为了尽快让波多野秀治投降,明智光秀甚至将自己的母亲都送进八上城以表诚意,加上织田信长许诺让他们继续统治丹波国,这才使得波多野秀治愿意放下抵抗之心,选择出城投降;但没想到织田信长阴险老辣,在波多野秀治及诸家臣走出城门后,便下令杀死了他们。
波多野秀治死后,城内的丹波国人彻底怒了,他们对波多野氏的忠诚度完全超乎了织田信长的想象,愤怒的丹波国士兵挥起战刀直接将明智光秀的母亲给杀了;而这件事也导致明智光秀内心对织田信长的愤恨,以至于后来发动“本能寺之变”杀掉了织田信长。
虽然波多野氏最终失败了,但波多野氏的战绩却是极为辉煌的。他们以一个26万人的弱国,对抗织田信长麾下的明智光秀、丹羽长秀、池田恒兴以及丰臣秀吉而不落下风,如此勇猛也算是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