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写到关于支离之德的故事,人在这个世界上给了你什么样的环境,一定要能够适应,且能够利用自身,一些在别人眼中的缺点,或是灾难,也可以变成自己的福报。当然,这一切不是躺着就能够得到的,是要有道德之心的,也就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下面讲《人世间》最后一个故事,“孔子适楚”的故事,孔子到楚国有两个故事,这里是庄子写的关于楚狂人说孔子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有机会再写。
话说孔子周游列国,这回到了楚国。楚国有个疯疯癫癫的人,他叫做陆通,字接舆。这个人看到孔子来了,赶紧跑来找孔子,他说:
“孔圣人啊,孔圣人,这世道文化怎么这么衰败了啊。以前的那些个尧舜禹的盛世不能再复现了吗,今后的世界可能永远也超不过古人了吧。
天下正道的时候,能够成就很多圣人,天下大乱的时候,圣人确实能有所作为。可是呢,你看现在这个世道,不盛不衰的,你的那些学问顶多可以用来遵守法律免遭杀害罢了。
百姓的幸福其实很简单的,不需要大起大落大道理,他们喜欢脚踏实地,一份汗水一分收获,这就足够了。你看看你啊,就喜欢到处游说,宣讲什么道德仁义啊。
你这是自以为是啊,你按照自己的想象给天下画了一块大饼,可这是天下百姓需要的吗?百姓每天出门祈求的无非是不遇到危险,不要绊倒了脚。”
庄子写完这篇《人间世》,最后做了一个总结。他说,你看那些秀丽的山木啊,自然会被砍伐;你看那些可以油脂可以生火的动物啊,自然会遭到捕猎;至于果树啊,能食用当然被采摘;那种漆树嘛,能用来刷墙当然被割下来。
人们都是看到了事物的用处才会去靠近,主动获得的啊!而你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道理啊,又怎么能祈求让世人都明白,都去追求呢!
是啊!大路朝天,可以各走一边嘛。